【中山商报】高温需警惕身体情绪中暑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2-12-15 16:12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大暑 (7 月23日)之后,连日高温,夏日可畏。明晃晃的太阳,持续35℃左右的高温,不少市民表示热浪难耐,甚至少部分人被放倒。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日医院由于高温导致身
大暑 (7 月23日)之后,连日高温,夏日可畏。明晃晃的太阳,持续35℃左右的高温,不少市民表示热浪难耐,甚至少部分人被“放倒”。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近日医院由于高温导致身体不适而晕倒的患者的确有所增多。
中山国丹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丁奇表示,目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冬病的好时机,同时,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中暑看似不是一种疾病,却不容易忽视,尤其是户外工作人员,不仅会出现身体中暑,还会出现情绪中暑。
户外工作者是高危人群
记者从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以及中山国丹中医院等了解到,近日中暑的患者以户外工作者居多,在如此高温下从事建筑、室外清洁、搬运工作的工人极易中暑,每天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是中暑高发期。
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不仅会导致中暑,强烈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还会引发皮肤癌。医生建议说,夏天在户外作业要注意劳逸结合,35℃以上天气,高温作业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紫外线强度最大的时候。
除了户外工作者,老人和儿童由于体质较弱更易中暑。此外,天气炎热,车内、室内空调通常开得较低,而户外又很热,老人、儿童机体调节能力差,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发烧。此外,高温对于心脑血管病人也十分危险,千万不要贪图一时凉快,在很热和很渴的状态下,喝下大量冷饮,以免在强冷刺激下,引起全身的血管猛烈收缩,导致血压突然发生变化,诱发心血管疾病。
情绪中暑也要防
高温天气下不仅人容易生理中暑,还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变得更加焦躁,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身体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医生建议,市民出行应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另外,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水,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天气一热,许多市民容易内心烦躁,出现情绪中暑。医生提醒,高温天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见烦心事尽量用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心静自然凉,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开车的市民。此外,充足的睡眠和怡人的环境也是调节人在酷暑中的心情的好办法。高温天气市民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外出带伞。饮食以清淡为主,天热人体盐分流失多,可以喝点盐开水补充盐分,也可以适量喝绿豆汤和凉茶解暑。
重度中暑要及时就医
据丁奇介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在38℃以上,主要表现为头晕、口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重症中暑最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主要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可伴有肌肉阵发痉挛疼痛、四肢抽搐,甚至引起脑水肿、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等。
丁奇表示,一旦发现劳动者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迅速使患者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昏倒的患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上述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患者清醒后,可补充清凉饮料,同时服用防暑药品。对重症中暑者,应在做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