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商报】爬山不当会“爬”出病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2-12-15 16:55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随着天气转凉,利用下班以及周末时间爬山的人越来越多。近日,记者在五桂山大尖山爬山时发现,下班后爬山的市民不少,到了晚上8、9点还有市民在下山途中。不过,中山国丹中医

  

 


随着天气转凉,利用下班以及周末时间爬山的人越来越多。近日,记者在五桂山大尖山爬山时发现,下班后爬山的市民不少,到了晚上8、9点还有市民在下山途中。不过,中山国丹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丁奇表示,爬山不当也能“爬”出病,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肌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等特殊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案例:

  爬山过程中出现不适

  最近,退休市民吴先生和几个好友一同到大尖山爬山,还没到达山顶,吴先生突然觉得心慌气短,非常难受,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慢慢下山,并送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吴先生是因为在爬山过程中消耗体力、呼吸急促而使自己的慢性心脏病发作。

  尽管目前白天的气温仍居高不下,但太阳落山后的气温明显好转,下班后爬山成为市民锻炼身体的一种体育活动,不过,看似轻缓的爬山其实很消耗体力,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项运动。记者从几大三甲医院了解到,以往因爬山爬出毛病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往往患有某种疾病,爬山会诱发或加重病情,要特别注意。慢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爬山

  爬山是一项看似轻缓、实则消耗很多体力的持久性运动,对人体代谢功能要求较高,所以心、肝、肾功能较差的人群要小心慢行。比如患有慢性肾炎、肾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痛风、风湿性疾病、肝硬化等疾病的人群都不适合爬山这样强度较大的运动。

  丁奇表示,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群最好不要爬山,如果一定要进行爬山,也要有所选择,最好选择一些阶梯较少、海拔较低的山,爬山前确保自己身体感觉良好,并适当地补充体力,还应自备小药箱,爬前热身,爬时控制速度,量力而行。此外,还要结伴而行,以免在不适之时有人照顾。

  心功能欠佳者绝对不要爬

  心功能欠佳者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等人群,心肺功能不好,而山上的空气虽然清新,但往往氧气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山的海拔不同,一般情况下,山顶的氧气量往往较少,在这种情况呼吸空气,人的心脏负担会加重,正常人当然能接受,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加重心衰、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使人们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则导致猝死。

  医生建议,心功能欠佳者也分轻重,心功能一级患者身体状态基本接近正常人,不需太过担心,心功能二级、三级的人千万不能进行爬山等剧烈运动,但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和其他较为舒缓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

  爬山会加重关节炎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关节炎性病变,属风湿学科疾病,又称为退行型骨关节病,是关节老化,膝关节软骨弹性降低、光滑度变小导致的。

  丁奇指出,之所以说骨关节炎患者不适合爬山,是因为爬山是一种骨关节的屈伸运动,爬山过程中,反复的屈伸会加强髌骨和股骨髁的摩擦,使膝关节的压力变大,从而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老化,造成软骨糜烂、剥脱、膝关节变形等。

  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一些运动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如平走、快走、游泳等运动,而类似爬山的运动会加重疾病。

  ■爬山注意事项

  1.强度不宜过大。爬山的强度不宜过大,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一般每周锻炼3~4次为宜。

  2.不渴先喝水。爬山一般选择清晨为好。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满足解渴的基础上再适当多饮些水,或者在运动前10至15分钟饮水400至600毫升,这样就可以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了。饮料应选择含有适当糖分及电解度(并最好选择含有维生素C)的,以尽快减轻疲劳感,恢复体力。

  3.先热身,后放松。开始爬山锻炼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锻炼结束时,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肌群能力,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

  4.维生素“热补”。爬山时由于能量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都比较大,维生素的供给不可缺少,特别应注意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 及维生素D。另外,食物应易于消化,少食含粗纤维和易产气的食物(芹菜、韭菜、大豆等),多吃碱性食物蔬菜、水果、海带等。

★网络预约优势1:直接预约专家门诊,无须挂号费,无需排队等候!

★网络预约优势2:免费咨询在线专家,直接与专家交流病情,更权威、更私密!

★网络预约优势3:服务更细致,咨询更方便,QQ咨询:897530233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