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商报】夏季保胃战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2-12-15 14:46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热不灼唇 寒不冷齿 炎炎夏季,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走路时选择绿荫道,停车时选择树底下,休息时选择空调房,这些当然可以让你消暑,不过,对于依赖猛喝冰
热不灼唇 寒不冷齿
炎炎夏季,“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走路时选择绿荫道,停车时选择树底下,休息时选择空调房,这些当然可以让你消暑,不过,对于依赖猛喝冰水、猛吃冰冻水果的贪凉族来说就得注意了。中山国丹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洪澜提醒,冰西瓜伤脾胃,冰冻饮料也会刺激肠胃,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对冰箱的依赖。每年夏季,都是肠胃道疾病的高发期,要避免自己加入这个群体。
■多吃冰西瓜伤肠胃
夏季的水果最丰富,西瓜、菠萝、苹果、桃子等等,无论是打开家里的冰箱还是饭店餐桌上的水果,西瓜是最多出现的常客。而为了口感,为了凉爽,大部分西瓜都经过冰冻,不过,冰冻西瓜虽然可以满足降温的需要,但是冰冻的温度要适当,也不能吃太多,否则,就会危及肠胃。
王洪澜介绍,西瓜性凉、味甘甜,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但吃多了会损伤脾胃,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而吃一些过于冰冻的西瓜时,会有牙齿被冻得酸疼的感觉,胃肠道由于受到寒冷刺激,会蠕动失控,时间久了会诱发慢性胃痛、腹痛、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特别是老年人消化机能减退,吃后易引起厌食、腹泻等肠道疾病,体虚胃寒的人也应慎重,不要贪吃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西瓜。
■热不灼唇寒不冷齿
事实上,过热或过冰的食物、饮料都有损肠胃,那么,什么样的温度才适宜呢?这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受寒受热程度不同,按照中医理论,“热不灼唇寒不冷齿”的东西是可以入口的,适合食用。
“热不灼唇,寒不冷齿”,源自孙思邈的《千金方》,意思是说,食物进口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热的程度以不烫嘴唇为宜,冷的程度以不冻牙齿酸疼为宜。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能坚持做到这两点,可生津养脾、呵护肠胃。
对于热的感觉,嘴唇的体验要比舌头、口腔更为敏感。如果嘴唇触碰到食物时感觉灼痛,不妨稍等一会。医学研究表明,口腔里唾液酶的最佳温度是37℃,所以温热的食物最利于消化。每个人都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既不能吃过烫的,也不要吃过冷的,更不能吃完热的立刻再去吃凉的。
■冰箱保鲜不等于保健
冰箱的确是使食品保鲜的好家电,超市买回来的食品、吃不完的饭菜都可以放在冰箱保存,不过,冰箱保鲜并非万能,而且保鲜和保健也不是一个概念,很多食品不适合冰箱保存,有些食品在不恰当的温度下可能会滋生“冰箱病”。
据悉,香蕉在12度以下的环境贮存,会使其发黑腐烂;鲜荔枝在0度以下的环境中放上一天,其表皮就会变黑,果肉就会变味;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变黑、变软、变味。还有一些食品是不适宜在冰箱保存的,或者保存时要注意一些特别的方法。最明显的是叶子菜,如果挨着冰箱,叶子菜很快就会烂掉。夏天室内温度一般在25度左右,这时如果把巧克力从冰箱中取出,巧克力表面就会立即结霜,时间一长,巧克力就会因发潮而霉变或生虫。
王洪澜表示,夏季胃肠炎患者近三成是“冰箱病”。冰箱的确有保鲜的功能,但和保健不能画等号。家用冰箱的冷藏室温度大多在4~10度之间,这一温度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会变得缓慢,而对部分嗜冷菌来说,这个温度却是再合适不过的,比如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如果放到冰箱里的食品受到了嗜冷细菌的污染,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引起胃肠炎、腹痛、腹泻等,因此,应尽量购买适量的食物,即买即食,洗过的水果从冰箱取出后要再次清洗,剩饭菜也要加热后再吃。
食苦可降暑但不能过量
大家都知道,吃苦瓜可以降暑、去热,的确,夏天吃“苦”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而苦瓜是最常见的食品。
王洪澜指出,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几方面的药理作用,比如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夏季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还有增进食欲、健脾利胃的功效。但是,苦虽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清的却不一定是心火,苦味也可旺心气,夏季如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心神更易涣散。而且,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苦味食物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或泄泻等副作用。因此,夏季食苦味也得适量。
★网络预约优势1:直接预约专家门诊,无须挂号费,无需排队等候!
★网络预约优势2:免费咨询在线专家,直接与专家交流病情,更权威、更私密!
★网络预约优势3:服务更细致,咨询更方便,QQ咨询:897530233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