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中山国丹中医院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资讯 >

制度不公是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3-01-29 15:15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发改委26日透露,目前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代拟稿)》中做

    发改委26日透露,目前“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有关政策措施,已在上报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若干意见(代拟稿)》中做出规定,力争10月底前出台。如由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牵头落实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新京报》9月27日)
 

    尽管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牵头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医疗机构,以及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的公共政策,还未出台,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倘若民营资本能顺利进入医疗市场,不仅能利于市场竞争,患者受实惠,而且也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舒缓公共医疗资源的压力。
 

    现在,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网友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持赞同态度。不过,笔者觉得,对于民营资本参与医疗领域市场,不能仅探究表面现象,更应对民营资本如何能顺利进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惟此,才能对民营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营医院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了2001年医疗市场开放后,进入了市场,但从成长轨迹来看,不仅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还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从诞生的前几年来看,大部分民营医院以廉价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口碑,一部分患者开始倾向于优先选择民营医院。可是,经十余载的风雨历程后,民营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名声出现了大幅度的倒退――医疗广告随意性忽悠、伪医疗专家的粉墨登场、假冒伪劣配方的泛滥以及超过成本几倍甚至上百倍的药价,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行径不断在民营医院频频上演。
 

    至于民营医院为何“病入膏肓”,一方面是民营医院的贪婪,过度追求利益有关。民营医院原本是我国医疗资源的有益补充,但由于其贪婪成性,恣意坑害患者,患者才不得不放弃这个新兴事物;另一方面是监管的泛力。除民营医院自身弊病和监督真空外,更重要的是,现行制度安排对民营医院的不公平对待,是民营医院自甘堕落的重要因素。作为医疗市场的补充力量,国家公共政策并未对民营医院特殊照顾,不但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市场,相反,公立医疗却不断在排斥民营医院,尤其是多数民营医院在医保体制外,来回游荡,变得生存日益艰苦。由此,民营医疗不得不想旁门左道,来求得生存。也正是因为如此,短视、投机、贪财、不理性,成为绝大部分民营医院的共性。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不能仅停留在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通道上,更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应当是如何帮助民营医院重新获得新生,尽早成为医疗市场的重要一极。笔者觉得,要想让民营医院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最要紧的是,政府要给民营医院出台优惠公共政策,譬如让民营医院也纳入医保体制,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当然,在给优惠待遇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让其在法制化和正轨化的轨道上运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