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游中毒事件首批游客或于今日返回广州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3-01-30 16:53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四川海螺沟游客中毒事件进入第4天,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截至昨日19时,42名中毒者中有37人出院,其余5人继续接受治疗。其中,广州团中有9人达到出院标准,除死者谭梅(化名
四川海螺沟游客中毒事件进入第4天,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截至昨日19时,42名中毒者中有37人出院,其余5人继续接受治疗。其中,广州团中有9人达到出院标准,除死者谭梅(化名)丈夫仍在接受输液治疗外,其余病者已无大碍。昨日下午,南都记者接到可靠消息,首批团友或于今日返回广州。
部分团友已可逛街
昨日下午,谭梅所属旅行社在给南都的回应中称,包括司机、导游在内的广州团团友身体恢复情况良好,目前部分团友已经可以在当地逛街消遣。预计最快今日首批团友将返回广州。
“保险赔付的问题没这么快,”旅行社一名营运总监称,目前随团友家属赶赴当地的两名保险公司理赔专员已经在开展相关调查和取证工作,而四川甘孜州政府及泸定县有关部门也正在与团友及其家属商定赔付标准。按照正常程序,除了保险公司的法定赔付额度外,当地政府和涉事酒店也会有相应额度的赔偿。
这名营运总监称,在此次中毒事件中,所有身体受到损害的团友都将获得赔付,首批返穗团友的人数将于今日上午决定。
送检食物均含亚硝酸盐
昨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向死者家属及中毒团友、旅行社通报称,四川海螺沟食物中毒事件系由亚硝酸盐中毒引发。四川省疾控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在送检的由明珠花园酒店提供的多种食物中均含有不同含量的亚硝酸盐。
记者在这份检验结果报告中看到,送检的食物样品包括:面条、烫饭、泡菜(萝卜)、豆腐乳、鸡精、白糖、味精、呕吐物(矿泉水瓶)、新开盐,甚至包括死者谭梅的洗口液。在这些全部送检物质中,无一例外都有亚硝酸盐的相关检出数据。
在送检的样品检验项目中,除了亚硝酸盐,还有毒鼠强及氟乙酰胺的检测项目,但数据显示,这两种物质在送检样品中均未检出。
毒物来源尚无合理解释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杨雄表示,将针对此次事件对明珠花园酒店进行处罚。但有团友质疑称,虽然检验结果报告体现出多种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但当地有关部门并未就这些亚硝酸盐“是怎么出现在食物中的”给出合理解释。
在与旅行社交涉过程中,当地官员宣称,涉事的明珠花园酒店不但要承担此次事件的全部损失,事后还要接受政府的处罚和批评———“不能因为此次事件而影响甘孜州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这些东西(亚硝酸盐)是怎样出现在食品中的?是人为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有团友家属称,如此大规模的中毒事件不能草草了事,四川省有关部门应该就有毒物质的来源作出合理解释。
目前,刚刚逃出鬼门关的团友们仍不满事件被终止在一份《检验报告》上,他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希望泸定县方面就有毒物质的由来和是否存在人为可能给出合理解释。
疑惑
“人为投毒”阴影仍未消散
从9日开始,由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牵头,邀请两名律师,分成三个工作组与游客和伤者家属协商补偿等事宜。目前,已与9名游客达成了协议。但死者谭梅的赔偿事宜不在此列。
据了解,上海团的10名游客昨天已经将各自的赔偿要求列了详单给旅行社导游叶磊。“我们会将详单转交给酒店方面,然后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比较统一的要求是,10位游客都提出回上海再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看是否康复和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另外最基本的是要求免除此次游程的全部费用,至于其他的经济或精神上的赔偿要求,目前无可奉告,”叶磊说。
不过,本次事件的最大焦点———“肇事者”亚硝酸盐的来源仍是待解之谜。尽管政府方与医院在非正式场合均指向为“操作失误”所致,却也并未出具相关证据,“人为投毒”的阴影仍无法消散。
负责本案的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现在不接受媒体采访,“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记者就这份检验报告的结果向川大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主任朱启上咨询。“蔬菜、蛋白质煮熟后放置太久变质会产生亚硝酸盐,无机物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除了呕吐物,烫饭、泡菜、面条、豆腐乳里面都检测出亚硝酸盐。烫饭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如果不是变质,那么有可能是食物被污染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