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次中山产腊肠被查出氯霉素超标
………………………………………………………………………………………………………………
发布者:中山国丹中医院 发布时间:2013-08-05 09:55 来源:未知
前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流通环节食用油、炒货食品与肉制品的抽样检验结果,共对佛山市、云浮市、湛江市、中山市等多地流通领域的食品511批次进行了抽查,其中合格
前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流通环节食用油、炒货食品与肉制品的抽样检验结果,共对佛山市、云浮市、湛江市、中山市等多地流通领域的食品511批次进行了抽查,其中合格444批次,不合格67批次,涉及中山商品13批次。其中,中山生产的1批次腊肠因氯霉素可致急慢性中毒被判定为严重不合格,一批次在西区销售的青豆则被检出了大肠菌群,而华润万家销售的一批次食用油也因过氧化值不合格而上榜。
超标腊肠“严重不合格”
据公告显示,第一季度,省工商局在流通环节共抽检了120批次肉制品,经检测,合格96批次,不合格24批次,涉及“中山制造”2个批次。其中,标称“中山市黄圃镇穗昌肉食制品厂”生产的1批次广式腊肠被检测出“氯霉素”项目不合格。
分析: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氯霉素项目不合格属于严重不合格情况,氯霉素是抗生素中的一类物质,造成肉制品商品氯霉素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肉制品的主原料畜禽肉本身氯霉素残留超标,主要也可能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规范用药,超量用药、不按规定执行停药期有关。据介绍,长期食用抗生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后,当体内的药物浓度蓄积到一定的量时人体会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氯霉素的超标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的反应,严重者还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家购销部四批次商品上榜
据榜单显示,省工商在流通领域对炒货食品共抽取中山、珠海、佛山等4个地区的28家销售企业经销的202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23批次,其中涉及中山6个批次。此次榜单中的问题产品分别来自北京、佛山和广州,分别被销售到了中山市西区恒旺副食品购销店及中山市古镇万福源商场。据了解,榜单中涉及的中山问题批次食品分别存在大肠菌群、过氧化值及标签等问题项目。
分析: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的粪便,用来作为食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食物中大肠菌群数的高低,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食品中若含有大肠菌群,则可以推断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消费者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呕吐、腹泻等症状。据介绍,导致存在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食品生产厂家没有严格控制加工制作的时间或温度;从业人员的卫生观念较为淡薄,没有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或者消毒不完全。
华润万家经销的食用油也上榜
据该份公告显示,此次对流通领域食用油共抽查了59家销售商(店)所经销的食用植物油商品共189批次,不合格20批次,涉及中山5个批次。其中,华润万家生活超市(中山)有限公司开发区分店经销的标称“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R A )”生产的一批次金浩茶籽油就因“过氧化值”项目不合格而上“黑榜”。
分析:工商部门介绍,过氧化值是衡量含油脂食品氧化酸败程度的重要卫生指标,也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说明产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油脂的酸败会使得油脂分解产生脂肪酸、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容易导致食品色、香、味发生改变,即俗称的“哈喇味”,酸败的氧化产物如醛、酮等还具有一定毒性,能影响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从而危害身体健康。“吃了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后,一时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但是时间长了量积聚的话,可能会加速人体氧化的程度,引发其他疾病,如出现老年斑等”。据介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生产商加工精炼程度低及存放时间过长或贮存条件不当;生产商使用了存放时间过长的陈旧原料生产食用油;生产过程中相关原料的焙炒温度控制不好等。
[最新进展]
市工商局:对问题批次产品已全部作没收处理
据中山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里面发布的检测结果基本是市里面平时巡查抽检发现的问题商品,再报省局统一发布,有的时候也有可能是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下发到市级工商部门进行相应处理。据他表示,由于是第一季度的抽检,“基本已经走完法律程序了,应该已经全部进行了下架、没收处理,不可能再让问题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至于销售问题商品的经销商,该负责人表示,已依法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理。而涉事的问题生产企业,该负责人表示已将所有涉及生产领域的情况依法通报给了市质监局跟进处理。
华润万家开发区分店:未见问题批次产品在售
昨日,记者来到华润万家生活超市(中山)有限公司开发区分店,在食用油摆卖区内,记者发现最靠边的一排仍有4批次金浩牌食用油在售,分别为2012年11月9日生产的金浩茶籽花生油(2.5L/瓶)、2013年6月27日生产的金浩茶籽橄榄油(2.5L/瓶)、2012年9月19日生产的金浩茶籽调和油(1.7L/瓶)及2012年11月20日生产的金浩茶籽调和油(5L/瓶)。未见榜单上2012年1月17日生产的金浩茶籽油(2.5L/瓶)在售。其价格介于31到89元之间。据该超市工作人员表示,金浩牌的油销量并不高,一月约可以卖出五六十瓶,相对金龙鱼、鹰唛等品牌,“卖得不算多”,主要原因是“广东人跟湖南人口味不同,烹饪方式不一样,本地人多偏爱买本地食用油。”
随后,记者通过华润万家中山公司促销经理王小姐联系到华润万家开发区分店。该分店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领导不在,不方便介绍相关情况。记者留下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领导回来后将立即汇报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时,记者未收到该店回应。
中山市黄圃镇穗昌肉食制品厂:不合格原因不明已通过复检
记者后又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了榜单上多家企业,其中标称中山市黄圃镇穗昌肉食制品厂生产的1批次广式腊肠被检测为严重不合格,可致急慢性中毒。该厂厂长在接到记者电话后先是坚持没有收到(被检测不合格)的通知,但在记者的再三质疑下,其表示今年1月份其产品确实被检测出了氯霉素,但他并不知晓氯霉素为何物,有什么危害。只是反复强调,在收到不合格通知后,该厂已重新申请了复检,“我们复检是合格的”。
被记者问及为什么该厂产品会检出氯霉素时,其表示“原因不明”,同时强调,自家厂生产的腊肠原料为他厂提供。记者问到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该如何退货及申诉时,他表示,“在哪里买的就可以去那里找谁,我可以跟销售商沟通退货”。对于已经被消费者吃到肚子里的问题食品,该厂长表示,“没什么事的,不会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