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今日破70亿大关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2-12-15 17:55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以每秒两个多新生儿降生的速度计算,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在10月31日迎来第70亿名成员。联合国号称自己的统计方法是黄金标准,当然,质疑总是存在:有人推算第70亿人几周前已经
以每秒两个多新生儿降生的速度计算,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在10月31日迎来第70亿名成员。联合国号称自己的统计方法是“黄金标准”,当然,质疑总是存在:有人推算第70亿人几周前已经问世,有人推断想见这个人还得等上几个月。其实,第70亿人只是个概念,或称符号。但符号出现,总是思考的契机。
黄金算法误差或达半年
联合国人口司推算出第70亿个人将于10月31日降生,顺便推算出第80亿人口将出现在2025年6月15日,第100亿人口将出现在2100年前。尽管自诩自己的人口统计算法是“黄金标准”,但人口司承认,这一统计法仍存在不超过1%的误差。
法新社评价,这个小误差在大基数作用下,可将第70亿人口的降生时间提前或滞后半年。在这类无法精确计算的话题上,不同观点总是很多。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世界人口统计处发表公告说,要想看到第70亿名地球人得等到明年4月;总部设在华盛顿的非政府机构“人口参考局”则说,这个颇具魔力的地球人早在几个星期前就在地球上某个角落出现。美国一些人口统计学专家认为,依据最安全准确的统计方法理论,有关第70亿人口降生时间的表述不该精确到日和月,最多只能说是“从去年到明年的某一天”。
第60亿人住在贫民窟
月31日那天将成为第70亿个人的宝宝,也许幸运,因为他(她)会获得许多镁光灯的关注,但也许,仅此而已。回溯1999年10月12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将一名在波黑出生的宝宝“指定”为全球第60亿人。除了安南在医院里抱着他的那张照片仍然悬挂在家中墙上、仍可以算是一份幸运以外,他的现实世界距离幸运很遥远。12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萨拉热窝一处贫民窟中。时隔12年零19天,又一个10亿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而对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而言,他不准备抱一抱这个宝宝,因为他说,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他告诉《时代》周刊,这个宝宝,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出生何处,“他(她)都将出生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所谓矛盾的世界,是“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是“许多人奢华度日,许多人却还在贫困线下挣扎”。所以,10月31日,或许只是个“吹响号角”的日子,是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日子。
是挑战也是机遇
人口激增意味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供给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些需求又将向生态环境传递更大压力;人口激增也意味着人类对社会资源的需求激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问题,将考验着每一个国家。
在发布2011年人口状况报告的时候,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奥索蒂梅欣认为,70亿人口“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存在于何处?事实上,人口问题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适量、适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是发展的重要动力,被称为“人口红利”,但劳动力数量过大也会带来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性别比例不均衡等,则会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
奥索蒂梅欣认为,全球70亿人口中的18亿年轻人,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增加投入,提高他们的能力,将会为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
1.美国
贫困人口达52年来最高值
美国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数量第三大国,也是唯一的人口数量仍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发达国家,这将使美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生产和消费的较快增长,人口因素总体上也将继续成为美国综合国力的加分因素。同时,美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如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西语裔等少数族裔增长迅速等,这些势必对美国的各项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普查结果,2010年,美国共有3.087亿人,比2000年增长9.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稳定的生育率和持续增加的移民。
数据显示,高企的失业率使美国贫困率连续第4年增加。2010年,贫困率达到15.1%,大约每6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生活贫困,贫困人口总数达4620万,是有统计数据52年来的最高值。美国对于贫困的定义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22314美元或者个人年收入低于11139美元。贫富差距在经济大动荡中变得更加严峻,底层人口收入下降严重,非洲裔、西语裔的情况尤其糟糕,而最富裕阶层的收入却显著增加。
外来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近10年来美国白人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降到一个较低水平,大量的移民对美国人口的规模、分布和构成影响巨大。据联合国统计,在1990年至2005年间,美国吸引了全球新移民的75%,即1500万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8月份也曾发表文章说,美国人口刚过3亿,并有着温和、稳定的增长率,而其他主要工业大国几乎都出现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将很快给它们的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2.日本
“少子高龄化”带来诸多问题
生育率降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日本近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少子高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给日本经济和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国土交通省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则称,如果日本人口照现有势头继续减少,到2050年,总人口将比2005年减少25.5%,其中近40%的人口将是65岁以上的老人。
“少子高龄化”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的不足。据日本总务省2010年2月公布的数字,日本2009年的劳动力人口比2008年减少0.5%。这是日本劳动力人口连续第二年减少,也是存在可比较记录的1953年以后,首次跌破60%。劳动力人口的持续减少将导致日本经济潜在增长力降低。由于工作人口的减少,国内的生产和服务也随之减少,导致投资和消费低迷,企业和家庭收入也将随之降低。
由于劳动力不足,农村人口大量移动到城市,他们中多数是劳动力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这造成地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年幼和高龄的被抚养人口比例远比城市高。而被抚养人口带来的负担进一步降低了当地的收入水平,促进人口继续流出,导致恶性循环。
“少子高龄化”的趋势令日本社会的养老形势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设施、老年人福利设施的数量以及从业者数量都形成了压力,社会负担大幅增加。而且,今后面临一个年轻人养活四五个甚至五六个老人的问题,几乎覆盖全体国民的保险制度如何维持也是一大问题。
3.非洲
亿人口靠天吃饭
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10月底将突破70亿,2050年将增至90亿,而这20亿新增人口主要来自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目前约有10亿人口,到2050年预计将达20亿。快速增长的人口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也让非洲各国在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上面临更沉重的压力。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让-米歇尔·塞韦里诺曾在与他人合著的《非洲的时代》中说,非洲人口2050年将达20亿,其中六成居住在城市。从历史上看,城市化和人口红利的结合总能带来发展——生产力提高,市场和内需扩大,积极的溢出效应也将惠及农村。
然而,过快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非洲贫困人口众多,四分之一的粮食需求依靠进口。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缺乏灌溉系统,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上,极易受到旱灾或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扰。今年以来,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在内的“非洲之角”地区和西北非的萨赫勒地区都受到干旱影响,而赞比西河与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居民则面临洪灾威胁。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已大大超出城市管理者提供住房、基础设施服务及就业机会的能力。制定可覆盖绝对多数人口的城市化政策,缩减城市化造成的社会不公平,为全社会提供居住、交通、医疗、受教育及就业机会,是全球许多城市都面临的难题,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飞速增长的非洲国家而言,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困难。
★网络预约优势1:直接预约专家门诊,无须挂号费,无需排队等候!
★网络预约优势2:免费咨询在线专家,直接与专家交流病情,更权威、更私密!
★网络预约优势3:服务更细致,咨询更方便,QQ咨询:897530233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