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
发布者:国丹中医院01 发布时间:2013-01-31 11:49 来源:国丹中医院01
少吃酸味食物,以免肝气升发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早春时节,昼夜温差大。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该如何调养身体呢?日前,中山国丹中医院院长、旅美医学博士任峰表示,春主生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早春时节,昼夜温差大。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该如何调养身体呢?日前,中山国丹中医院院长、旅美医学博士任峰表示,春主生发,属“风”,善行而速变。属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正常情况下,是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如果养护不佳,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任峰院长表示,“风”易引发旧患,如内风、外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疾病如:流感、非典、禽流感、中风(偏瘫、脑梗)、心梗、高血压等,均属于风的异常表现。木能克土,肝和脾是密切相连的,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而脾土易受肝木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生气就会出现肚胀、食欲不振,这就是暴怒伤肝、肝克脾土引起的。如果肝木太旺就会伤及脾土,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减弱。如果肝主疏泄不畅,就会引发情志方面的疾病,因此春季也是情志疾病(俗称精神疾患)的高发季节。
1.饮食调养补肝肾
春季如何养生?任峰院长表示,饮食食疗在春季很重要。在饮食上,省酸增甘是总原则。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如果一味贪食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所以,为了平衡肝旺克脾,避免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春季在调理肝的同时要注意脾胃的问题。
任峰院长指出,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或者男性,春季虫草仍然是补肺肝肾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女性而言,春季补肝肾的食疗,渐渐转为服用枸杞子。因为它味甘、性平,能补肝肾,益精血,明目(肝开窍于目)。对于春季肝气郁积的人,肝郁化火后容易伤阴液,人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口舌发干、双眼红赤、皮肤瘙痒等症状。解决的办法除了多喝水,春季的饮食还要注意养阴。可以食用这些常见的养阴食物,如百合、枸杞子、莲藕、山药、龙眼等。同时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及饮酒,多吃芹菜、苦瓜、野菜、菠菜、芥蓝,多喝绿茶、菊花茶、莲子心茶,以清肝火。
2.情志调养护肝气
任峰院长说,如果一个人在春季爱生气,情志不畅就会引发头痛耳鸣、眼干、舌燥、口苦、胸闷、心烦、眼睛发红、牙痛或牙龈红肿、耳鸣、口干等症状。这是“气郁化火”引起的。这样的人如果有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则是“肝阴虚”。如果出现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症状,则是“肝血虚”的症状,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或因特殊原因导致失血过多引起的,而影响到肝开窍于目、主筋等功能。
任峰院长介绍,由于春天饮食忌滋腻、少肉食。又需要适当锻炼。肝气又旺盛,正是身体减肥的最佳时机。晚上可以采用“三分饥”入睡,达到消脂减肥的功效,同时也可以通过瑜伽等加强气机的方法消脂。任峰院长说,春季是学习“忍耐和节制”的最好时机,一个人要学会寻求心灵的净化,修养的提升,平时避免说刺激性的话语,气质温和,这样长期下去都会达到一种修养的提升,同时也调理了自身的肝气。
3.晚睡早起可以养肝护肝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根据《黄帝内经》的说法,春天应该是晚睡早起。透过早起接受太阳的照射吸收阳气,让身体在冬天时所累积的寒湿之气,透过春天太阳的光与热发散掉,有助筋骨强健。
任峰院长指出,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忽冷忽热的三月里,气温变得快,人们的衣着变得更快。近些天越来越热了,许多时尚女子,纷纷脱去了厚重的冬衣,换上了绚丽的春装,甚至已经穿上了凉鞋。许多女性有冬季爱穿裙子、春季过早换春装的习惯,特别是脚下露出脚面的“瓢鞋”,更是寒气侵入体内的主要途径,而受凉是关节病等病症的主要诱发因素.